每每讲到陕南秦巴文化与特产时腊肉总是一个怎么也绕不过去的话题,秦巴地区制作腊肉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独特的腌制手法、选料要求、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方面制作工艺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与捶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名扬整个大西北。
10月27日,2020地理标志三秦行采访团来到镇巴县腊肉产业园,据该产业园负责人吴浩与镇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吉平介绍,该产业园是2018年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进陕西镇弘蜀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入住产业园区,打造镇巴腊肉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个亿(分三期建设),园区内建设1000吨腊肉深加工及肉制品(半成品、熟食品)生产线和500吨鲜肉的储藏冷链物流区,配套建设传统分散式生态猪养殖和林下森林黑猪养殖基地。
在参观过程中吴浩告诉我们陕西镇弘蜀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利用镇巴自然和生态环境优势,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订单式生猪养殖,通过分散养殖与家庭式小规模养殖相结合的方式,打造规范化养殖基地,夯实镇巴腊肉产业发展基础,实现带贫增收。
为了将“镇巴腊肉”品牌做大做强,镇巴县以腊肉产业园陕西镇弘蜀乐食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镇巴县腊肉龙头企业,严格把控品质关,控制腊肉制作源头,做细做精产业,从生态猪品种选择开始,从生猪养殖到产品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建立起源头追溯、产品可控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镇巴腊肉”从全面实现从生猪养殖开始到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做到可追溯生产源头,这也意味着传统的“镇巴腊肉”逐渐走上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新道路。